网上有关“我们国家有哪些著名的红学家?”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我们国家有哪些著名的红学家?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我国有许多研究红学的人物 ,就算是现在的高校教育中也有许多的研究生教授博士生都会就红楼里面的一些现象一些各式各样的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因为人数过多,所以我今天要和大家介绍的主要是三个人。
首先第一个就是民国才女张爱玲,他能是一个特别喜欢红楼梦的女红学家 ,之所以要介绍他也是因为他曾经讲过一段话,他曾经就说他认为的三大憾事之一就是红楼未完 。从此就可以看出,他其实是不太认可高鹗所出的后40回。
他在1969年以后,主要是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 ,著名的红楼讨论集是《红楼梦魇》。
当然有名的还有很多,比如说王国维,胡适 ,鲁迅等人都是研究过红楼梦的大文豪 。
接下来要介绍的就是红学真正有所成就的大家们了。
第一位是新中国研究红学的第一人周汝昌先生,周汝昌先生一生有许多的著作,最著名的有《红楼梦新证》 ,被评为是红楼研究史上最具有开创性和时代意义的一部作品。
第二位就是与胡适先生并称“新红学派 ”的创始人的俞伯平先生,他的主要著作有《红楼梦辨》等。
除此之外,还有研究红楼诗歌 ,研究红楼饮食,红楼服装,红楼结构 ,以及哲学思想 。
我国有相当一大部分的人接触过红楼的研究。从红楼中也能有所收获和领悟。随着时代的发展,软件对于文学的注重性越来越高,对于红学的关注也越来越高,相信随着研究红学的人越来越多,从红学中发现了东西 ,也在越来越多 。红学队伍也在不断阔大。
周汝昌先生在红学研究方面有哪些贡献
还有霍氏姐弟,《红楼疑梦》的内容基本上和刘心武的那个调调蛮近的,比较“骇人听闻"(最近霍玉玲还出版了戚序本)
胡适也是研究红楼梦的大家
二月河是研究史湘云的专家
蔡义江市红学会的副会长 ,是研究红楼梦诗词的专家
还有启功,也是有研究成果的
海外的学者也有一些,主要是台湾和美国
刘心武97年初的《三钗探秘》 ,我当时看了就觉得很牵强,他用的考证方法都不科学,不注重文本 ,而是过分的强调小说后面的东西。
他的研究趣味主义太浓,比较适合一般的没有多少文学功底的普通百姓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多度红楼梦原稿,从文本出发 ,才能有所进益
俞平伯的简介
周汝昌,1918年生于天津,本字禹言、号敏庵,后改字玉言 ,别署解味道人,曾用笔名念述 、苍禹、雪羲、顾研 、玉工、石武、玉青 、师言、茶客等 。我国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 、书法家,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 ,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堪为当代“红学泰斗”。平生有七十多部学术著作问世,其红学代表作《红楼梦新证》是红学史上一部具有开创和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著作 ,奠定了现当代红学研究的坚实基础。另在诗词、书法等领域所下功夫甚深,贡献突出,曾编订撰写了多部专著 。
周汝昌一生致力于红学研究 ,其研究方法师承于胡适,但又独树一帜。周汝昌重点考证了曹雪芹的身世与家世,并且仔细研究了大量清宫档案之后 ,得出了《红楼梦》是自传体小说的观点。并且通过对前八十回的仔细研读结合曹家史实,经过严密思考和逻辑推理,为我们揭开了隐藏在书中的深刻艺术内涵,伟大的诠释了《红楼梦》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 。其研究观点早已深入人心 ,为广大红学研究者和人民群众所接受。
周汝昌对于红学的贡献主要为:
◆对现今红学体系:曹学、版本学 、脂学、探佚学的一手构建。
◆《红楼梦新证》是任何一个研红的人都绕不过去的著作,无数红学研究者从中得到给养和惠宜。
◆曹学,关于曹雪芹的家世生平考证 ,使得人们对于《红楼梦》作者有了一个空前清晰的印象 。
◆《红楼梦》汇校工作:周祜昌、周汝昌二位先生五十六年心血的结晶《石头记会真》,汇集已发现的现存于世的古抄本10余种,对其进行全面汇校 ,展示所有异文,使之成为接近曹雪芹原本真笔的一部可以信赖的《石头记》。
◆把《红楼梦》上升到中华文化小说的高度,提出“红学”应定位于“新国学 ” ,《红楼梦》应列为第十四经。
俞平伯是中国杰出的现代诗人 、作家、红学家,也是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之一 。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俞平伯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俞平伯的简介
俞平伯生于公元1900年 ,原名是俞铭衡,字平伯,祖籍是在湖州德清东郊的南埭村,是著名的作家、红学家 ,也是新 文化 运动初期的诗人,因为他是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之一。俞平伯十五岁的时候在苏州的平江中学读书,后来考进国立的北京大学文学系预科 。两年后 ,俞平伯和杭州的一个叫许宝驯的姑娘结婚,许宝驯的家里是昆曲的 爱好 者,许宝驯的父亲是业余昆曲爱好者 ,母亲不仅能唱昆曲还会填词谱曲。
1918年俞平伯初次在文坛崭露头角,他的白话诗《春水》获得不少人的喜爱,第二年还和朱自清一起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新诗月刊 ,名叫《诗》。1919年,俞平伯从北京大学 毕业 。1921年起,俞平伯开始研究《红楼梦》 ,逐渐走上研究古典文学的道路,后来还在清华大学讲学,主讲的就是清词 、戏曲、小说和中国诗歌,成就卓越。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俞平伯开始投入到抗日救国的运动中,写下很多振奋中国青年的诗歌和文章。1935年俞平伯被推举为谷音社的社长,肩负起拯救昆曲的责任 。1952后 ,俞平伯的一些红学文章和书籍被出版。1958年,俞平伯在北京试演了《牡丹亭》,目的是为了纪念汤显祖 ,当时周恩来还到现场观看了。万年的俞平伯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依然关心昆曲的发展,1981年他和俞振飞为《振飞 曲谱 》作序 ,1986年,俞平伯受邀到香港参加红学学术研讨,1990年10月15日 ,俞平伯去世,享年91岁。
俞平伯的作品有哪些
俞平伯作品有很多,也涉及很多领域,如散文、诗歌等 。因为俞平伯一生都在从事红学研究 ,所以俞平伯作品中的《红楼梦辨》好《红楼梦研究》很是出名。
《红楼梦辨》这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主要讨论的是《红楼梦》前四十回合的问题,中卷主要分析《红楼梦》钱八十回合的 故事 ,下卷侧重的是佚稿和脂评的研究。后世将这本书评为新红学史上的第一部专著,因为这本书虽然篇幅不是很大,但是涉及红学了很多的领域 ,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对后世的红学研究者有很大的帮助 。
《红楼梦研究》这本书也是俞平伯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这本书重点研究的是《红楼梦》后三十回合中的故事,其实这本书的前身就是《红楼梦辨》 ,1953年9月,俞平伯把《红楼梦辨》稍作修改后改名为《红楼梦研究》并在书中插入了200多幅精美的,以便读者更好的领略大师的风采 ,不幸的是俞平伯因为这本书还陷入了一场 政治 风波。不过这本书在后世是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的,不论是红学研究者还是古典文学的研究者,这本书都相当于一个方向灯。
当然俞平伯还有一些精美的散文作品,如《燕知草》 、《冬夜》、《西还》等 ,一些散文名篇如《西湖六月十八夜》、《陶然亭的雪》等都受到很多文人墨客的追捧和欣赏 。
俞平伯的散文特点
俞平伯散文点特点主要体现在散文的语言文字上,首先俞平伯的散文追求词语与词语间搭配的陌生感,所以俞平伯会很注意定语的使用 ,俞平伯很多时候都会用两个或者四个字来修饰限制名词,而且是字字珠玑,美妙绝伦 ,不仅非常新颖而且读起来也很别致。在句式上,俞平伯不会固定采用一种句式,而是骈散结合 ,长短参差,非常灵活,但是有时候也会注重对仗工整 ,有很深的古典韵味。其次俞平伯的散文是属于白话文、文言文 、书面语结合的一种文字,这样的组合让他的散文语言典雅而又非常有文采,文中的一些口语化的文字又让俞平伯的散文非常接地气,读起来倍感亲切 。
最后一点就是俞平伯会在自己的散文作品中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 ,不仅增加了文章的表达力度还给文章富裕雅致的气息。俞平伯认为反复和重叠的写作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语调,也提升了文章整体的美感 ,比如在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篇散文中,俞平伯就运用了大量的叠词,读起来特别朗朗上口 ,很有音乐性。
关于“我们国家有哪些著名的红学家?”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笑松]投稿,不代表善心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anxin99.net/shan/124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善心号的签约作者“笑松”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我们国家有哪些著名的红学家?”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我们国家有哪些著名的红学家?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文章不错《我们国家有哪些著名的红学家?》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