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韵母的正确读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韵母的正确读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关于韵母的正确读法如下:
1、韵母读法口诀如下:单韵母(6个):ɑ 啊 o 喔 e 鹅 i 衣 u 乌 ü 迂 。
2 、复韵母(8个):ai 爱 ei 欸 ui 威 ao 熬 ou 欧 iu 优 ie 耶 üe 约。
3、特殊元音韵母(1个):er 儿。
4、前鼻韵母(5个):an 安 en 恩 in 因 un 温 ün 晕 。
5 、后鼻韵母(4个):ang 昂 eng 亨 ing 英 ong 轰。
6、整体认读音节(16个):zhi(织) chi(吃) shi(狮)ri(日)zi(字) ci(刺)si(丝)yi(衣)wu(乌)yu(鱼)ye(爷)yue(月)yuan(圆)yin(因)yun(云)ying(鹰)。
拓展知识:
三个层次:普通话语音的共时体系,普通话音系的共时体系 ,以及汉语的历时体系 。
普通话语言若以现代标准的新闻联播音(或者一般北京人的读书音),b, p, m, f, w连eng的时候确实就是和zheng, geng, deng之类的韵母是一样的。
就是[],而非ong的[] ,换句话说,嘴型就是开的。这一点其实没有疑问。脣音後接ong的都不能算标准普通话语音 。
普通话音系裏面,一套韵母是包含开口呼、合口呼 、齐齿呼、撮口呼的,对於这组来说 ,开口eng,合口ong,齐齿ing ,撮口iong。用注音符号就是engㄥ、ongㄨㄥ、ingㄧㄥ 、iongㄩㄥ。
汉语的声母除脣音外多数可以有开口/合口对立,如有geng也有gong,有dan也有duan ,而脣音的b, p, m, f没有开合口对立,有beng就没有bong,有ban就没有buan 。
现代汉语绝大多数方言的共时体系也是如此 ,只不过一些方言的脣音只能接合口的ong,不能接开口的eng。(话说东北的开口更多,有be没有bo [p?o]。)
历时体系裏面 ,eng和ong的来源也不止一个,包括曾摄、梗摄和通摄 。本来,曾摄和梗摄变成洪音,多数是开口字是eng(如曾摄的崩、梗摄的萌) ,少数合口字一开始是ueng(如曾摄的肱 、梗摄的宏)(为方便起见没写国际音标)。
而通摄全是ong(包括埲、风等脣音字和公、洪等)。後来就是曾 、梗、通摄大面积合并,合口部分完全相同了,也就是通摄成了曾、梗摄开口相应的合口 。
非脣音字裏 ,开口(包括曾 、梗摄大部分)都成了eng,合口都成了ong(包括通摄和曾、梗摄的肱、宏)等。
脣音因为普遍不分开合,或者像北京这样都成eng(也包括原先通摄的字如风 、埲、翁) ,或者像南方很多地方都成了ong(也包括原先曾、梗摄的崩、萌等字)。
26个韵母的读法如下:
1 、a(啊)-发音时,嘴巴自然张开,舌位放置在中央 ,舌头接触下齿龈,发出的声音 。
2、o(哦)-发音时,嘴巴半开 ,舌位半降,舌头后缩,发出的声音。
3、e(呃)-发音时,嘴巴半开 ,舌位半降,舌头后缩,口腔自然放松 ,发出的声音。
4 、i(衣)-发音时,嘴巴微微张开,舌尖抵住下齿龈 ,软腭上抬,防止鼻腔倒流,发出的声音。
5、u(乌)-发音时 ,嘴巴微张,舌位降至下齿龈后部,发出的声音 。
6、ü(迂)-发音时 ,嘴巴微张,舌位降至下齿龈后部,但口腔需放松,发出的声音。
7 、b(玻)-发音时 ,双唇紧闭,舌位降至下齿龈后部,然后打开嘴巴 ,让气流从双唇间爆破出来。
8、p(坡)-发音时,双唇紧闭,舌位降至下齿龈后部 ,然后用力打开嘴巴,让气流从双唇间爆破出来 。
9、m(摸)-发音时,双唇紧闭 ,舌头平放,然后打开嘴巴,让气流从鼻腔中爆破出来。
10 、f(佛)-发音时 ,上齿接触下唇,形成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摩擦出来。
11、d(得)-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后部 ,然后突然放开舌头,让气流从口腔中爆破出来 。
12、t(特)-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后部 ,然后突然放开舌头并向下触及硬腭前部,让气流从口腔中爆破出来。
13 、n(讷)-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后部 ,让气流从鼻腔中爆破出来。
14、l(勒)-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突然放开舌头 ,让气流从口腔中爆破出来 。
15、g(哥)-发音时,舌根抵住软腭,然后突然放开舌头 ,让气流从口腔中爆破出来。
16、k(科)-发音时,舌根抵住软腭后部,然后突然放开舌头,让气流从口腔中爆破出来。
17 、h(喝)-发音时 ,舌头靠近软腭,让气流从口腔中爆破出来 。
18、j(机)-发音时,舌尖接触下齿龈 ,舌身抬起靠近硬腭,然后突然放开舌头,让气流从口腔中爆破出来。
19、q(欺)-发音时 ,舌尖接触下齿龈,舌身抬起靠近硬腭,然后突然放开舌头并向下触及硬腭前部 ,让气流从口腔中爆破出来。
20 、x(西)-发音时,舌尖接触下齿龈,舌身抬起靠近硬腭 ,然后突然放开舌头并向上触及硬腭后部,让气流从口腔中爆破出来。
21、zh(知)-发音时,舌尖抵住硬腭前部,然后突然放开舌头 ,让气流从口腔中爆破出来 。
22、ch(吃)-发音时,舌尖抵住硬腭前部,然后突然放开舌头并向下触及硬腭后部 ,让气流从口腔中爆破出来。
23 、sh(师)-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龈后部,然后突然放开舌头 ,让气流从口腔中爆破出来。
24、r(日)-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龈后部并向上触及硬腭前部,让气流从口腔中爆破出来 。
25、z(资)-发音时 ,舌尖抵住上齿龈后部并向上触及硬腭前部,然后突然放开舌头,让气流从口腔中爆破出来。
26 、c(雌)-发音时 ,舌尖抵住上齿龈后部并向上触及硬腭前部,然后突然放开舌头并向下触及硬腭前部,让气流从口腔中爆破出来。
26个韵母的特点:
1、单韵母:单韵母是由单个元音构成的韵母,例如a、o 、e等 。在发音时 ,这些元音音素会根据不同的口形和舌位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音色和音高。
2、复韵母:复韵母是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的韵母,例如ai、ei、ao等。这些韵母的发音特点是,主要元音所处的位置不同 ,发音的清晰度和响亮度也会有所不同 。
3 、鼻韵母:鼻韵母是由元音和鼻辅音韵尾构成的韵母,例如an、en、in等。在发音时,这些韵母的鼻音韵尾会使得声音带有一种鼻腔共鸣的效果。
4 、舌面元音:舌面元音是指发音时舌位和唇形都变化的元音 ,例如i、u、ü等 。这些元音的发音特点是,舌位和唇形都会对音色和音高产生影响。
5 、舌尖元音:舌尖元音是指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或下齿龈的元音,例如-i(前)、-i(后)等。这些元音的发音特点是 ,舌尖的位置会对音色和音高产生影响。
6、声调和语调:汉语的韵母都有固定的声调和语调 。声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变化,而语调则是指句子中的语气和语调的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对语义产生影响。
关于“韵母的正确读法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晨星星]投稿,不代表善心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anxin99.net/shan/200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善心号的签约作者“晨星星”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韵母的正确读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韵母的正确读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关于韵母的正确读法如...
文章不错《韵母的正确读法》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