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送别诗如何鉴赏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送别诗如何鉴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柳永在《雨霖铃》中的感叹“多情自古伤离别” ,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矣!”“送别 ”是古代文人在诗歌中经常表现的一种题材 。实至今天,送别诗仍是高中常考常新的诗歌鉴赏题材。下面主要从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方面做探究 ,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一,思想内容
前面已经提及柳永与江淹都把送别与伤感联系在一起,但并不是说送别诗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是千篇一律地抒写惜别伤感之情 。下面对送别诗歌思想内容作一较为具体的概括,大致可分为以下七种情况:
1 ,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如:王勃的《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第二句“风烟望无津”一句,用“风烟”、“望 ”两个词把相隔千里的秦 、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雨所遮 ,间接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2,体贴入微的宽慰
还以上面那首诗为例 。诗人在第二句中流露伤感之意后,在后面三联中感情基调立即有了变化 ,作者宽慰朋友,这次离别只是客中之别,只要彼此心相连 ,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不就好像近邻一样吗?这首诗极尽宽慰之意,成为温暧孤独的心灵鸡汤。
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 ,同样有一般送别的惜别之情,但因朋友“西出阳关”是壮举,所以诗中不见伤感之意,只是在“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想象中包含了诗人的友人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4、前途艰险的担忧
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一诗的第三句撇景入情 ,朋友刚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春江渺茫 ,征帆一叶该停泊在哪里呢?在依依惜别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艰险前途的担忧。
5 、坦陈心志的告白
有的送别诗往往借别明心志 。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的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则在送别感伤之外另辟蹊径,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格 ,孤介傲岸的坚强性格,借送别而言心志,可谓一箭双雕 。
6、积极奋发的勉励
鉴赏诗歌 ,一定要能知人论世,初盛唐的诗人在诗歌中总是充满一种积极乐观精神。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一诗写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 ,但这种情绪只是轻轻带过,诗人随即把这种怅惘化为为国效力的责任。全诗以“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作者勉励友人建功塞外 ,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全诗一气呵成,充满积极奋发向上的豪情。
7、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
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与一般送别诗不同 ,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向潇湘,自己则北向长安 。诗的末句“君向潇湘我向秦”看起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实际上在朴直的话语中 ,表现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通过以上思想内容的分析,我们发现送别诗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 ,它在表达惜别留恋之情外往往还会寄托诗人的个人身世遭遇之感,表现诗人的性情品质,或凸现时代风貌。在分析诗歌思想情感时 ,我们一定要学会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切勿挂一漏万 。
二 、常见表现手法
诗歌的思想情感总要借助表现手法来表现,送别诗常见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抒情
如高适的《送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 ”两句,直抒胸臆,“借他人酒杯 ,浇自己块垒”,表达自己虽不得意但满怀信心和力量。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歌讲究含蓄蕴籍 ,表达情感往往婉转曲折,经常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 。这种手法更是送别诗中最常用最典型的手法。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表面写去路烟霭迷茫,道路修远 ,其实是要以此寄寓离愁之思,寓情于景显得含蓄蕴藉。
3 、想象联想(虚实结合)
除情景交融的手法外,送别诗中还经常用到想象、联想 。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如刘长卿的《送严士元》第三联写道:“日斜江上孤帆影 ,草绿湖南万里情。 ”诗人由眼前的落日去帆这一实景而联想到严士元听去之地湖南应是万里草青。这是虚实结合的笔法,这样虚实结合就拓宽了诗的意境,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思念之情 。这种手法是鉴赏中比较难把握的 ,需要我们有一双想象的翅膀。
4 、比喻修辞手法
为了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诗人在诗歌中还特别青睐比喻这种修辞手法,送别诗因为善于运用景物营造伤离别的气氛 ,所以比喻手法更为常见。看下面宋代诗人刘迁的《柳梢青·卢梅坡》一词:泛菊杯涤,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勿勿 ,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 ,月逐舟行 。这首诗在表达感情时就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形单影只的孤独之感,飘泊无定的离别之苦。下片又表明他的心会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朋友卢梅坡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 ,以此来表达思念惜别之情。
三、经典例题举隅
2007年江苏高考设计了这样的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 ,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 ”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参考答案:(1)作者翘首远望,水天相接,树木迢迢 ,表现了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带雨的乌云遮住了大半个山,路途多风雨,表现了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抒发了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或寓情于景)。
(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 ,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综上所述,我们对送别诗的常见思想情感及艺术手法有了概貌了解,有了这个了解 ,在鉴赏送别诗时可以有一种高屋建瓴的优势 。再通过对经典例题的探究,我们会发现鉴赏题的答题步骤也是有章可循的。如果是思想内容方面的鉴赏题,一定要抓住重点意象 ,赏析情感产生的原因或依据,再明确意象表达的情感。如果是关于表达技巧方面的鉴赏题,一定要先明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鉴赏这种手法,达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传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
江淹的《别赋》择取离别的七种类型摹写离愁别绪 ,有代表性,并曲折地映射出南北朝时战乱频繁 、聚散不定的社会状况。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南朝江淹《别赋》词句注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朝江淹《别赋》词句注释别赋
黯然销魂者(1),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2) ,复燕宋兮千里(3)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蹔起(4)。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 ,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5),棹容与而讵前(6) ,马寒鸣而不息 。掩金觞而谁御(7),横玉柱而沾轼(8)。居人愁卧,怳若有亡(9)。日下壁而沉彩(10) ,月上轩而飞光 。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11)。巡曾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12)。知离梦之踯躅(13) ,意别魂之飞扬(14)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15):
至若龙马银鞍(16),朱轩绣轴(17),帐饮东都(18) ,送客金谷(19)。琴羽张兮箫鼓陈(20),燕赵歌兮伤美人(21);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22)。惊驷马之仰秣(23) ,耸渊鱼之赤鳞(24) 。造分手而衔涕(25),感寂漠而伤神(26)。
乃有剑客惭恩(27),少年报士(28) ,韩国赵厕(29),吴宫燕市(30),割慈忍爱 ,离邦去里,沥泣共诀(31),抆血相视(32)。驱征马而不顾 ,见行尘之时起 。方衔感于一剑(33),非买价于泉里(34)。金石震而色变(35),骨肉悲而心死(36)。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37)。辽水无极(38) ,雁山参云(39) 。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日出天而耀景(40),露下地而腾文(41) ,镜朱尘之照烂(42),袭青气之烟煴(43)。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44) 。
至如一赴绝国 ,讵相见期(45)。视乔木兮故里(46),决北梁兮永辞(47)。左右兮魂动,亲宾兮泪滋 。可班荆兮赠恨(48) ,惟尊酒兮叙悲(49)。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50) 。
又若君居淄右(51) ,妾家河阳(52)。同琼佩之晨照(53),共金炉之夕香(54),君结绶兮千里(55),惜瑶草之徒芳(56)。惭幽闺之琴瑟 ,晦高台之流黄(57) 。閟此青苔色(58),秋帐含兹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59) ,冬釭凝兮夜何长(60)!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61)。
傥有华阴上士(62),服食还山(63)。术既妙而犹学 ,道已寂而未传(64)。守丹灶而不顾(65),炼金鼎而方坚(66),驾鹤上汉 ,骖鸾腾天(67) 。暂游万里,少别千年(68)。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69)。
下有芍药之诗(70) ,佳人之歌(71) 。桑中卫女,上宫陈娥(72)。春草碧色,春水渌波(73),送君南浦(74) ,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75),明月白露 ,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是以别方不定(76) ,别理千名(77),有别必怨,有怨必盈(78) ,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79) 。虽渊云之墨妙(80),严乐之笔精(81) ,金闺之诸彦(82),兰台之群英(83),赋有凌云之称(84),辩有雕龙之声(85) ,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
词句注释
(1)黯然:心神沮丧,形容惨戚之状。销魂 ,即丧魂落魄。
(2)秦吴:古国名 。秦国在今陕西一带,吴国在今江苏、浙江一带。绝国:相隔极远的邦国。
(3)燕宋:古国名 。燕国在今河北一带,宋国在今河南一带。
(4)蹔:同“暂”。
(5)逶迟:徘徊不行的样子。
(6)棹(zhào):船桨 ,这里指代船 。容与:缓慢荡漾不前的样子。讵前:滞留不前。此处化用屈原《九章·涉江》中“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的句意 。
(7)掩:覆盖。觞(shāng):酒杯。御:进用 。
(8)横:横持;阁置。玉柱:琴瑟上的系弦之木,这里指琴。轼:成前的横木 。
(9)怳(huǎng):丧神失意的样子。
(10)沉彩:日光西沉。
(11)楸(qiū):落叶乔木 。枝干端直 ,高达三十米,古人多植于道旁。离:即“罹 ”,遭受。
(12)曾楹(yíng):高高的楼房。曾 ,同“层” 。楹,屋前的柱子,此指房屋。锦幕:锦织的帐幕。二句写行子一去,居人徘徊旧屋的感受 。
(13)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的样子。元朝张养浩的<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望西都 ,意踯躅。”
(14)意:同“臆”,料想 。飞扬:心神不安。
(15)万族:不同的种类。
(16)龙马:据《周礼·夏官·廋人》载,马八尺以上称“龙马 ” 。
(17)朱轩:贵者所乘之车。绣轴:绘有彩饰的车轴。此指车驾之华贵 。
(18)帐饮:古人设帷帐于郊外以饯行。东都:指东都门 ,长安城门名。《汉书·疏广传》记载疏广告老还乡时,“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帐东都门,送者车数百辆 ,辞决而去。”
(19)金谷:晋代石崇在洛阳西北金谷所造金谷园 。史载石崇拜太仆,出为征虏将军,送者倾都 ,曾帐饮于金谷园。
(20)羽:五音之一,声最细切,宜于表现悲戚之情。琴羽 ,指琴中弹奏出羽声 。张:调弦。
(21)燕赵:《古诗》有“燕赵多佳人,美者额如玉”句。后因以美人多出燕赵 。
(22)上春:即初春。
(23)驷马:古时四匹马拉的车驾称驷,马称驷马。仰秣(mò):抬起头吃草 。语出《淮南子·说山训》:“伯牙鼓琴,驷马仰秣。 ”原形容琴声美妙动听 ,此处反其意。
(24)耸:因惊动而跃起 。鳞:指渊中之鱼。语出《韩诗外传》:“昔者瓠巴鼓瑟而潜鱼出听。”
(25)造:等到。衔涕:含泪 。
(26)寂漠:即“寂寞”。
(27)惭恩:自惭于未报主人知遇之恩。
(28)报士:心怀报恩之念的侠士 。
(29)韩国:指战国时侠士聂政为韩国严仲子报仇,刺杀韩相侠累一事。赵厕:指战国初期,豫让因自己的主人智氏为赵襄子所灭 ,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挟匕首欲刺死赵襄子一事。
(30)吴宫:指春秋时专诸置匕首于鱼腹 ,在宴席间为吴国公子光刺杀吴王一事 。燕市:指荆轲与朋友高渐离等饮于燕国街市,因感燕太子恩遇,藏匕首于地图中 ,至秦献图刺秦王未成,被杀。高渐离为了替荆轲报仇,又一次入秦谋杀秦王事。
(31)沥泣:洒泪哭泣 。
(32)抆(wěn):擦拭。抆血 ,指眼泪流尽后又继续流血。
(33)衔感:怀恩感遇 。衔,怀。
(34)买价:指以生命换取金钱。泉里:黄泉。
(35)金石震:钟、磬等乐器齐鸣 。原本出自《燕丹太子》:“荆轲与武阳入秦,秦王陛戟而见燕使,鼓钟并发 ,群臣皆呼万岁,武阳大恐,面如死灰色。 ”
(36)“骨肉”句:语出《史记·刺客列传》 ,聂政刺杀韩相侠累后,剖腹毁容自杀,以免牵连他人。韩国当政者将他暴尸于市 ,悬赏千金 。他的姐姐聂嫈说:“妄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于是宣扬弟弟的义举,伏尸而哭 ,最后在尸身旁边自杀。骨肉,指死者亲人。
(37)负羽:挟带弓箭 。
(38)辽水:辽河。在今辽宁省西部,流经营口入海。
(39)雁山:雁门山 。在今山西原平县西北。
(40)耀景:闪射光芒。
(41)腾文:指露水在阳光下反射出绚烂的色彩 。
(42)镜:照耀。朱尘:红色的尘霭。照 ,日光。烂,光彩明亮而绚丽 。
(43)袭:扑入。青气:春天草木上腾起的烟霭。烟煴(yīnyūn):同“氤氲 ” 。云气笼罩弥漫的样子。
(44)爱子:爱人,指征夫。
(45)讵:岂有 。
(46)乔木:高大的树木。王充《论衡·佚文》:“睹乔木,知旧都。”
(47)“决北”句:语出《楚辞·九怀》 。
(48)班:铺设。荆:树枝条。据《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 ,楚国伍举与声子相善 。伍举将奔晋国,在郑国郊外遇到声子,“班荆相与食 ,而言复故。 ”后来人们就以“班荆道故”来比喻亲旧惜别的悲痛。
(49)尊:同“樽”,酒器。
(50)湄:水边 。
(51)淄右:淄水西面。在今山东境内。
(52)河阳:黄河北岸 。
(53)琼佩:琼玉之类的'佩饰。
(54)二句回忆昔日朝夕共处的爱情生活。
(55)绶:系官印的丝带 。结绶,指出仕做官。
(56)瑶草:仙山中的芳草。这里比喻闺中** 。徒芳:比喻虚度青春。
(57)晦:昏暗不明。流黄:**丝绢 ,这里指黄绢做成的帷幕 。这一句指为免伤情,不敢卷起帷幕远望。
(58):指闺房。閟(bì):关闭。
(59)簟(diàn):竹席 。
(60)釭(gāng):灯。以上四句写居人春 、夏、秋、冬四季相思之苦。
(61)“织锦”二句:据武则天《璇玑图序》载:“前秦苻坚时,窦滔镇襄阳 ,携宠姬赵阳台之任,断妻苏蕙音问 。蕙因织锦为回文,五彩相宣 ,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 ,皆成章句,名曰《璇玑图》以寄滔。 ”一说窦韬身处沙漠,妻子苏蕙就织锦为回文诗寄赠给他(《晋书·列女传》)。以上写游宦别离和闺中思妇的恋念 。
(62)傥(tǎng):同“倘”。华阴:即华山 ,在今陕西渭南县南。上士:道士;求仙的人 。
(63)服食:道家以为服食丹药可以长生不老。还山:即成仙。一作“还仙” 。
(64)寂:进入微妙之境。传:至,最高境界。
(65)丹灶:炼丹炉。不顾:指不顾问尘俗之事 。
(66)炼金鼎:在金鼎里炼丹。
(67)骖(cān):三匹马驾车称“骖 ”。鸾:古代神话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
(68)少别:小别。
(69)谢:告辞,告别。以上写学道炼丹者的离别 。
(70)下:下土。与“上士”相对。芍药之诗:语出《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 ,伊其相谑,赠以芍药 。”
(71)佳人之歌:指李延年的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
(72)桑中:卫国地名。上宫:陈国地名 。卫女 、陈娥:均指恋爱中的少女。《诗经·鄘风·桑中》:“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73)渌(lù)波:清澈的水波 。
(74)南浦:《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后以“南浦 ”泛指送别之地。
(75)珪(guī):一种洁白晶莹的圆形美玉 。
(76)别方:别离的双方。
(77)名:种类。
(78)盈:充盈 。
(79)折、惊:均言创痛之深。
(80)渊:即王褒,字子渊。云:即扬雄 ,字子云 。二人都是汉代著名的辞赋家。
(81)严:严安。乐:徐乐 。二人为汉代著名文学家。
(82)金闺:原指汉代长安金马门。后来为汉代官署名。是聚集才识之士以备汉武帝诏询的地方 。彦:有学识才干的人。
(83)兰台:汉代朝廷中藏书和讨论学术的地方。
(84)凌云: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作《大人赋》,汉武帝赞誉为“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 。”
(85)雕龙: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 ,驺奭写文章,善于闳辩。所以齐人称颂为“雕龙奭”。
关于“送别诗如何鉴赏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瞿志敏]投稿,不代表善心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anxin99.net/shan/232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善心号的签约作者“瞿志敏”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送别诗如何鉴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送别诗如何鉴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柳永在《雨霖铃》中的感...
文章不错《送别诗如何鉴赏》内容很有帮助